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做好症状识别与防控至关重要。
一、核心症状精准判
流感发病急,核心症状表现为突发高热(体温≥38℃,部分达39-40℃,持续3-5天)、全身肌肉酸痛、乏力嗜睡,常伴随咽痛、干咳,鼻塞流涕相对轻微。特殊人群症状有差异:儿童可能叠加呕吐、腹泻,婴幼儿易出现高热惊厥;老人及慢性病患者可能低热或不发热,却伴随呼吸困难、意识模糊,需警惕重症风险。与普通感冒相比,流感全身症状更重、传染性更强,切勿混淆延误处置。
二、科学防控全攻略
1.疫苗接种是关键:每年9-11月为接种黄金期,60岁以上老人、5岁以下儿童、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需“应接尽接”,接种后2-4周形成有效保护力。
2.日常防护筑屏障:建议科学佩戴医用口罩,尤其在密闭人群密集场所;接触公共物品后、饭前便后,用流动水+洗手液搓洗20秒,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咳嗽、打喷嚏时用肘臂或纸巾遮挡。
3.环境消杀断传播:居家、办公及集体场所每日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门把手、手机等高频接触表面,用75%酒精每日擦拭1-2次。
4.健康管理强免疫:均衡饮食,多摄入蔬果与优质蛋白;每周坚持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透支体力。
5.症状处置要规范:出现流感症状立即居家隔离,不带病上班上学;持续高热超3天、呼吸困难等情况,及时就医并全程规范配戴口罩。
科学防控、早识早治,方能共筑流感防护线,守护自身与他人健康。
中国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