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丰县人民政府
民丰县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本地规划信息】民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 个五年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 年)

发布时间:2023-09-28 18:21   浏览次数:1593次   【字体:

- 1 -序言
“十三五”时期,是民丰县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转型升级的决胜期、关键期、攻坚期。科学编制《民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 《纲要》),明确未来五年全县发展的总体思路、战略目标和重大任务,对 促进民丰县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共享发展,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民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全县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
- 2 -第一章 筑牢发展基础 全面把握科学发展新机遇第一节 “十二五”发展回顾“十二五”期间,民丰县委、县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地区各项战略决策部署,大力实施“生态文化立县、旅游工业强县、特色产业富民、科教人才兴县”四项发展战略,坚持一个行动指南,围绕两大历史任务,实施八大重点工程,着眼长远、科学谋划、抢抓机遇、凝心聚力,全县呈现出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民族团结明显加强、社会大局持续稳定的良好发展局面。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5 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9.02亿元,较“十一五”末增长 123.7%,“十二五”前五年年均增长16.32%;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9.47 亿元,提前一年实现翻两番目标(2.2 亿元),年均增长 7.51%;完成公共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9001 万元,较“十一五”末增长 4.24 倍,年均增长 11.92%,提前实现翻一番目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1608 万元,较“十一五”末增长 83.5%,年均增长 13.9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8261.6 元,年均增长 24.7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22138 元,年均增长 15.59%。“三化”进程加快推进。围绕“牧果富民”,农业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粮食实现连续丰收,甜瓜等特色种植规模不断扩大,设施农业规模化发展步伐加快,农业- 3 -科技园区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增强;以红枣、核桃为主的特色林果业加快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标准化管理水平全面提升,种植规模达到 10 万亩;现代畜牧业加快发展,累计建设标准化养 殖小区 33 个,建成肉羊繁育基地、和田羊原产地保护繁育基地,尼雅黑鸡等特色养殖业规模不断扩大,畜牧业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围绕优势资源转换,工业经济加快培育。农产品加工业规模不断扩大,纺织服装产业加快起步,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取得新进展,全县矿产企业达到 31 家,西部 2 号油气处理厂一期工程投入运行,资源优势加快向经济优势转变;工业园区 产业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入驻企业达 17 家,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 2.49亿元。围绕提档升级,加快服务业发展。建成尼雅国际商贸城、农贸市场等商贸 基础设施,成功进入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行列,城乡商贸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围绕“漠边田园城市”建设,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城 3 乡规划体系不断完善,先后编制完成民丰县城总体规划、民丰中心城区总体规划及村镇规划。县城框架逐步拉开,市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综合服务功能不断提升。城乡统筹步伐加快,小城镇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农村村容村貌显著改观。
民生改善成效显著。连续开展“民生建设年”活动,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 80%以上。就业促进效果明显,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 5613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以内;教育事业加快发展,“两基”成果巩固提高,小学和初中入学率达到 100%,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 97.5%,均位居全地区前列。- 4 -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和均衡发展扎实推进,五年累计投入 5731万元,达到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要求,率先实施高中阶段免费教育,高考升学率、内地高中班和疆内初中班升学率连年提高;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县人民医院二级甲等、维吾尔医 医院二级乙等创建工作全面完成,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加快 推进,医疗服务水平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扶贫开发成效显著,城乡居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基础设施不断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历史突破,尼雅水库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八一八干渠、安迪尔乡总干渠、康吐坎引水工程、叶亦克牧区水利工程、永久性防洪堤等水利设施建成使用,尼雅镇、亚瓦通古孜乡、安迪尔乡、叶亦克乡等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竣工投用,解决了农牧民安全饮水问题;农村“畅通富民”工程稳步实施,安迪尔乡—牙瓦通古孜乡道路、

若克雅-萨吾勒则克乡道路、团结大桥、叶亦克大桥等重点工程建成使用,通村油路工程持续推进;实施了 110 变电站增容扩建和 35 千伏民萨线、110 千伏民安线输电线路及配网建设工程,保障了城乡电网整体供电能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扎实开展,防风治沙绿色生态工程加快推进,城北风口治理、万亩红柳大芸、国道绿化重要生态绿色屏障建 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三北”防护林、塔里木南缘防沙治沙工程稳步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不断推进,草原生态保护奖补机制全面落实。累计新增防护林 3 万亩,森- 5 -林覆盖率提高到 2.84%。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加快推进,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全县整体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文化引领作用彰显。充分发挥现代文化的引领作用,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深入,“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深入人心,各族群众凝聚力、向心力进一步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文化惠民工程不断推进,县图书馆、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建成投用,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实现全覆盖,巴扎大舞台、百日文化广场活动、农牧民运动会等群众文体活动蓬勃开展。“西新工程”、“村村通”、“户户通”顺利实施,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 97%。全县上下形成求发展、谋富裕、思稳定、盼和谐的主旋律,焕发出建设幸福和谐民丰的新活力和新风尚。

第二节 机遇与挑战
“十三五”时期,是民丰县夯实产业基础、加快城镇化进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勠力改革创新的关键时期,面临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必须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和机遇意识,深刻把握发展趋势和发展规律,培育发展新动力、开创发展新空间,在新的起点上乘势而上、加快发展。
1.发展机遇。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南疆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升了南疆的重要战略地位,并采取特殊政策支持南疆经济社会发展,特别对和田这样深度贫困地区,将举全疆之力大力扶持,助推和田彻底摆脱贫困落后面貌。民丰县可以抢抓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借助国家、自治区特殊支持,破解发展瓶颈和短板制约,推动经济社会迈入发展的快车道。丝路经济带建设带来发展新机遇。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是国家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民丰作为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南通道重要的战略结合点,依托 315 国道和沙漠公路的特殊交通条件以及和田地区东大门的特殊地缘优势,随着喀和铁路东延、新疆东联西出第二条陆路快速大通道建设的加快推进,将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节点和中巴经济走廊重要辐射区,为未来民丰县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带来重要机遇。天津市对口支援带来发展新机遇。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将对口援疆确立为长期战略,强调把“输血”和“造血”、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结合起来,着力增强受援地自我发展能力,援助重点向产业发展以及就业、教育、人才、反恐维稳、交往交流交融等领域倾斜。民丰县借助天津市对口支援优势,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将为实现产业升级、民生改善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推动。
2.主要挑战。在面临机遇的同时,民丰县经济社会发展也
面临一些突出的矛盾和短板制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经济基础薄弱。民丰县经济总量小,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对政策支持依赖度高,投资拉动型经济特征明显;产业基础薄弱,工业化水平极低,工业增加值仅占全县生产总值的 6.8%,现有工业企业均为小微企业,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大项目支撑。资源环境承载力不足。民丰县自然环境恶劣,干旱缺水,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地区的 7.06%,土地沙化严重,全年风沙天气多达  260 天左右,是全国沙尘暴天气最多的地区之一,防沙治沙及生态治理任务十分繁重,资源环境矛盾异常突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民丰县水利、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缺乏山区控制性水利工程,渠系配套不完善、防渗率低,节水农业推广力度有待加强,牧区水利设施十分薄弱;公路网密度较低,农村公路等级低、路况差;农村电网建设标准低,低电压运行问题长期存在。公共服务差距大。民丰县人才严重匮乏,教育、卫生、农业科技及工业、旅游、城建规划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短缺,干部人才队伍素质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医疗服务水平亟待提升;城乡就业压力大;扶贫脱困任务艰巨。
第二章 奋力赶超争先 努力开创富民强县新篇章
第一节 指导思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各项部署,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树立五大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引领,以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为基础,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努力建设平安、幸福、和谐、繁荣的新民丰,为 2020 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二节 发展原则

坚持生态立县,绿色发展原则。根据主体功能区规划,按照面上保护、点状开发和在保护中发展的要求,正确处理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促进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实现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走出一条符合民丰县特色的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突出特色,科学发展原则。充分发挥民丰县区位环境、矿产资源、文化资源、旅游资源的优势,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重点推进特色林果、农业、纺织服装、旅游文化、商贸物流等产业发展,加快矿产、油气 等优势资源转化步伐,全面推进县域工业化进程。坚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原则。牢固树立城乡一体化发思路,把新型城镇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着力消除城乡间生产要素流动障碍,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探索各民族相互嵌入式农村新社区建设,培育县域中心城镇和特色小城镇,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步伐。坚持改革创新,开放发展原则。发挥市场配臵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提高要素配臵效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不断推进制度创新、社会管理创新、科技创新。使改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核心动力。紧紧抓住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和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契机,充分发挥对口支援政策优势,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步伐,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和发展后劲,拓展民丰发展新空间。

第三节 发展思路
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依法治县、幸福民丰”的总任务,紧紧抓住南疆战略地位提升、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对口支援的重大战略机遇,深入推进“生态文化立县、旅游工业强县、特色产业富民、科教人才兴县”四大战略,围绕“一个中心”,重点发展“六大产业”,全面实施“七大工程”,走出一条“小而特、小而精、小而优、小而富”的民丰特色发展道路。 围绕一个中心:发挥地域交通优势,建设物流集散中心 发展六大产业:重点发展特色种养加工、纺织服装、石油矿产勘探开 发、光伏发电、仓储物流、旅游文化产业。实施七大工程:实施维护稳定夯基础、发展经济增实力、深化改革添动力、改善民生聚合力、文化引领提素质、优化环境促和谐、加强党建筑根基七大工程。
第四节 发展目标
按照确保 2020 年与全疆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要求,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到 2020 年,全县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6 亿元(按当年价,下同),年均增长 12%以上(按可比价,下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达到 22 亿元,年均增长 18.5%;全社会消费品零售 总额预计达到2 亿元,年均增长 12.5%;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达到 1.7亿元,年均增长 14%。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效明显,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以资源转换为主的新型工业化取得突破,旅游、商贸物流产业加快发展,农业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三次产业结构由 17.1:15.5:67.5 调整为13.5:17.2:67.3。新型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发展空间格局得到优化,城镇化率达到 40%,县城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新农村新牧区面貌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升。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11 -4%以内;教育质量明显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生态文明建设明显加快。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生态功能区建设稳步推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协调。能源和水资源消耗、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改革开放创新明显增强。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投资体制、行政体制、社会体制、环境体制等基本健全,简政放权加快推进,政府公信力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全社会创新能力 不断增强。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达到新水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上升。依法治县进程明显推进。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居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法制建设全面推进,法治治县整体水平在全疆处于前列。
第三章 坚持强化支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全面加快水利、交通、能源等事关民丰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对县域开发格局、城镇化布局、资源开发利用格局、产业分工布局的引导和支撑作用,逐步构建适度超前、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第一节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严格落实“三条红线”制度,以控制性水利工程建设为重点,大中小微并举、开源节流并重,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骨干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尼雅水库和达完图水库等山区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力争“十三五”开工建设;积极推进重点河流 渠首建设,增强重要河段引水问题;实施水库清淤工程,恢复有效库容,提高现有水库水资源调节能力;继续推进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确保既有水利设施安全运行。加大灌区节水改造。以建设节水型社会为目标,加大以干、支、斗渠为重点的农村灌区内部渠系防渗配套和节水改造力度;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积极推动盐 碱地治理,中低产田改造,实施饲草料地建设工程。加强民生水利建设。实施内陆河和中小河流治理,水土保持山洪沟治理工程,积极推进实施河道清淤,加大应急排洪渠、防洪提建设,提高山洪灾害防治区防洪能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 2.56 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完善防洪抗旱指挥、水文预报预警体系,提高防洪减灾应急处理水平。建成覆盖全县的旱情监测网,推进一批应急抗旱水库和应急抗旱水源连通工程建设,形成县、乡两级抗旱服务网络。
第二节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铁路方面:配合地区开展喀和铁路东延工程(和田—若羌段)前期工作,力争 2017 年开工建设,“十三五”末形成贯穿县境的新疆东西向第三条铁路大动脉。干线公路方面:配合地区加快推进 G0612 洛浦-民丰高速公路 前期工作,力争“十三五“时期开工建设。积极推进 G216 线前期工作,力争“十三五“时期开工建设。加快推进民丰县-黄羊岭矿区、安迪尔道班—康土开—喀热赛—达完图—阿勒吞布拉克重点矿产资源道路和旅游景区道路建设,推进资源优势转化。枢纽站方面:完成县公路二级客运枢纽站建设。农村公路方面:继续实施农村畅通富民工
程,加快通村油路、通达工程、建制村居民区道路(包括嵌入式新村)、异地扶贫搬迁点道路以及牧区牧道等工程建设,提高通达深 度和乡镇节点联通度,建成县、乡、村公路网络。重点建设于田也斯尤勒滚村—民丰托皮村的区域性道路、G315 线—八一八渠首—昆仑路等道路工程。按照城乡客运一体化要求,推进农村客运站点建设。不断改革完善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机制,确保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常态化。
第三节 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电源建设,实现 6 万千瓦光伏发电并网。加快推进电网建设,不断完善电网结构,实现输电、变电和配电智能化,保障城乡电力需求。全力推进于田-民丰 110 千伏输变电工程、县城-矿区 110 千伏输变电工程、安迪尔牧场 110 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争取早日建成投运。力争建成一座 220 千伏变电站,增强电力输变配能力。加快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逐步扩大电网覆盖面,不断提升农村电网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能力。加快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无电地区继续推广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加快推进“气化和田”建设。
第四章 坚持培育特色,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围绕农牧业现代化和新型工业化,立足民丰实际,以特色生态为方向,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核心,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夯实产业基础,构建富有民丰特
色的产业格局。
第一节 推进农牧业现代化
坚持“稳粮、强林、兴牧”发展思路,以绿色有机农业为转型方向,以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率先突破万元为核心,依托万亩生态林、有机红枣、尼雅 羊自治区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提升农业基地建设能力、加工转化能力、市场开拓能力,按照管理现代化、销售电商化,构建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努力打造具有民丰特色的现代农牧业精品版。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围绕“调结构、上规模、抓品牌、树特色”保持并扩大安迪尔甜瓜、昆仑雪菊、红柳大芸等传统特色种植优势,建设维吾尔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推动产品实施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稳定粮食生产供给。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 高单产水平,加强粮食高产稳产田建设,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加工转化能力,以小麦“三圃一田”种子工程建设为抓手,积极培育新品种, 提升粮食作物品质,提高粮食生产综合效益。加快推进设施农业“嵌入式”发展试点工程建设,逐步扩大尼雅新村设施农业示范园规模,力争“十三五” 期间,全县新建高标准温室大棚 300 座及相关农产品加工、贮藏、保鲜设施,并配套建设相关住房及公共服务设施,建成以蔬菜为主的现代化设施农业种植基地,推进设施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做优休闲观光农业。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立足城郊和特色乡村牧区,发展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庭院经济、城郊农业和休闲观光产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持续做精特色林果业。按照“栽植标准化、
管理科学化、品种优质化”的要求,抓好红枣、核桃等特色标准化精品果园建设。打造“灌区乡镇优 质红枣核桃、边远乡安迪尔红枣、山区乡桃子杏子错季林果”三大基地,进一步完善林果栽培、有害生物防治、产品质量等标准化体系,扎实推进 林果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生产,提高林果商品率。加大品牌保护力度,积极开展红枣、核桃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创建核桃、红枣全疆知名品牌示范区。扶持林果加工 流通企业建设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和冷链设施建设,提升贮藏保鲜和加工转化能力。积极发展现代畜牧业,加快发展家禽养殖业。改造提升传统畜牧业,开拓创新现代畜牧业,深入实施“畜牧强县”战略,推动畜牧业从传统分 散式的草原放养向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经营转变,推动种养加一体、一二 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大规模化养殖力度。坚持“牧繁农育、舍饲圈养”方针,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推进“四良一规范”生态养殖小
区、集中养殖园区、规模养殖小区、养殖大户建设,重点推进养殖示范园区建设,引导养殖户、养殖企业向标准化、规模化发展,不断扩大畜禽规模。
“十三五”期间,形成一批优质畜产品生 产供应基地。——加快发展家禽养殖业。依托新疆海大集团尼雅黑鸡生态农牧业园项目,加快尼雅黑鸡产业化经营步伐,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带动形成百姓 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提高农牧民发展家禽养殖业的积极性。抓好水产绿 色示范养殖基地等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产业。——抓好饲草料保障。加快人工饲草料基地建设,增加优质饲草产量。结合民丰实际,在现有的农田种植结构基础上,推广“林草间作”模式,在林果下推广种植苜蓿草、青贮玉米等饲草,科学利用湿地芦苇资源,缓解饲草供应不足。继续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保护和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健全畜牧保障体系。建立尼雅黑鸡核心群 3 万羽,年提供种蛋 450 万枚,以满足“十三五”期间尼雅黑鸡产业发展市场鸡苗需求;叶亦克乡、萨勒吾则克乡山区、亚瓦通古孜乡以发展尼雅羊为主。扎实开展两年三胎及多胎尼雅羊培育工作,将具有多胎基因的尼雅羊集中统一饲养管理,建立两年三胎及多胎尼雅羊核心群 2000 只,繁育后交由发展较好的合作社或养殖小区进行扩繁,提高尼雅羊的生产性能;尼雅乡、尼雅镇、若克雅乡、萨勒吾则克乡、安迪尔乡以发展肉羊品种为主,引进多浪羊、杜泊羊等优良公羊,以现有品种做母本,进行杂交改良,引进纯种多浪羊、杜泊羊生产母羊,进行纯种繁育;引进南疆绒山羊、博格达绒山羊等品种种公羊,以现有品种做母本,进行杂交改良;牛品种改良以西门塔尔为主,推广提高性- 18 -控冻精使用比例,购买西门塔尔冻精,力争到 2020 年末,牛养殖良种率达到 100%。健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完善动物疫情监测预警、疫病预防控制、检疫 监督、兽药监察和残留监控等疫病防控体系,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控制布鲁氏杆菌、包虫病等主要人畜共患病,强化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加强畜产品质
量安全监管。强化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和流通环节动物卫生监管, 最大限度降低疫情传播扩散风险。抓好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确保免疫 密度和免疫质量。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扶植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壮大县域经济。积极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制,着力培育壮大一批有市场引领、品牌支撑、产加销相衔接的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和贮 运保鲜营销龙头企业,推广实施“公
司+基地+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等多 种经营模式,建立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接机制。培育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鼓励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 的现代种养业,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大力开展示范社创建工作,规范提升合作社管理运行机制,培育壮大一批服务功能健全、带动范围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动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惠民工程行动计划,重点支持农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果蔬菜藏、保鲜、烘干等产地初加工设施,提升产后贮藏、保鲜、烘干、分级、 包装等技术研发和装备水平。全面实施农产品市场开拓战略。推动在援疆省市建设农产品外销窗口。积极参加国内特色农产品展销展示活动,提升民丰特色农产品市场影响力和占有率。与国内知名农产品电商开展合作,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发展电子商务、网上交易、现代物流配送等新型业态,形成特色农产品电子交易、网上购销、在线支付、快递配送等协同发展的电子商务产业链。推进“线上”与“线下”营销相结合,减少流通环节。
健全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健全县级农产品检测机构,加强农产品市场监管。制定推广适宜县域农业发展特点的优势农牧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在生产、加工、贮藏、流通等环节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推进农牧业标准化基地建设,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有效控制化肥、农药使用,防止农业面源污染。 建立农产品质量认证和检测制度,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 品生产比重,有效提升农产品档次和附加值。完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按 照强化公益职能、放活经营服务的原则,完善基
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抓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构建农牧业技术试验示范、普及推广、综合技术应用三位一体科技推广体系。加强自然灾害预报、预警服务,提高农 牧业抗御霜冻、干旱、洪水等自然灾害能力。建立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体系,完善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监测点建设。
第二节 加快新型工业化
加快优势资源转换,力争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着力打造以优势特色林果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基地、以服装加工为主的纺织服装产业基地、以光伏为主的新能源发电基地,科学布局产业、项目,延伸产业链条,努力构建辐射带广、吸纳就业强、产业结构合理、资源高效利用、产供销一体化、具有民丰特色的现代工业产业。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业。依托县域内石油资源和金、锑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支持,进一步加大基础地质工作,在主要矿产集中区和成矿条件较好的成矿带,安
排基础地质及矿产勘查,积极引进大集团、大企业投资矿产勘查找矿,发现一批可供开发的矿产地。加快矿区道路、输变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突破制约矿产资源开发的瓶颈障碍。提高资源配臵门槛,以资源换项目,以项目配资源,使优势资源向优势矿山和资源加工企业转移,确保资源高效开发、合理利用。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做大做强特色优势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重点发展红枣及深加工产业、核桃饮料及核桃粉、雪菊深加工产业,加快推进大芸等特色沙生植物和中草药种植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支持尼雅黑鸡禽 肉精深加工。积极引进、培
育一批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提高农产品当地加工、深加工的比例,有效延长产业链。纺织服装业。充分利用国家政策优势,积极承接东中部地区服装产业转移,大力发展服装加工产业,依托和田创亿服饰有限公司、尼雅服装厂等现有企业,引进培育壮大企业规模,建设“两头在外”的服装生产加工基地,促进产品由校服制作提升为大批量的制服定做,并逐步转向时装生产,提升产业层级。将服装产业培育成容纳劳动力就业、促进社会转型发展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工作。通过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促进全县电子商务网购网销得到快速发展,农村商品物流配送能力和农产品商品化率大幅提高。完全实现快递到县(乡),配送到村,形成深厚的电商氛围,建立完善 配套体系,与“三农”发展融合。通过完善的农村电子商务支撑服务体系, 实现农村流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形成电子商务应用更加广泛、保障体 系更加健全、配套服务更加完善、产业发展更加聚集的农村电子商务新格局,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光伏发电业。积极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充分发挥光热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光伏发电,争取政策支持,增加发电指标,加快推进山东昂立二期 20 兆瓦光伏发电项目,争取早日投产,为能源保障打下坚实基础。民族特色手工业。全面落实《和田地毯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大力培育和扶持织毯大户,加强地毯编织技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技能水平,促进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突出和田地毯优势和特色,重点发展中高档手工地毯,提升产品质量,改进产品包装,扩大产品规模,树立产品品牌,形成民丰特色产业。加快小微企业发展。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充分发挥民丰资源优 势和民族文化特色,依托工业园区以及城镇、乡村集贸市场及民族手工业合作社等载体,建设一批创业孵化基地,打造小微企业产业聚集区。引导中小微企业围绕县域优势资源转化,积极发展绿色食品、纺织服装等优势资源加工产业,有效发挥提升区域产业整体水平,推动一批就业容量大、经济效益好的中小微企业快速成长,有效吸纳劳动力就业。加大金融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增加信贷规模、拓宽融资渠道,切实保障企业融资需求。提升园区承载力。科学制定园区总体发展规划,确定园区功能定位和 主导产业。引导新上项目向园区集中,力争项目入园率达到 95%。培育园区龙头企业,逐步形成产业集中度高、关联度广的园区支柱产业。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提升
园区产业聚集力、承载力和综合服务功能,推进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园区公共服务设施。加大园区污水及固体 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把园区建成产业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配套条件好、节能环保水平高、产业规模大的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力争“十三五”期间,入园企业达到 28 家,园区工业总产值达到 1.5 亿元。
第三节 发展现代服务业
将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作为民丰县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坚持传统服务业与新兴服务业并重、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并举,实现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推进县域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满足工业、农业提质升级的需求,将服务业打造成带动县域经济发展新引擎。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业。围绕城乡居民消费,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加快建设辐射力强、规范化的专业批发市场,开发建设农畜产品综合市场。加强农村市场建设,加大对“万村千乡”、“双百”市场工程的支持力度,在全县范围内建设和改造一批农村集贸批发市场,支持农村超市、巴扎建设,发展农资和日用消费品配送下乡服务,不断完善农村商业网点布局,降低流通费用,形成规范运作的农村消费品经营网络。大力推进物流业发展。加快物流园区规划建设,重点推进物流配送、连锁经营业态的引进和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物流信息网络建设,加快传统流通向现代物流的转变。大力发展旅游业。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 将旅游业打造成为县域支柱产业,全面提升产业地位,带动上下游产业全面发展。加快旅游资源整合,加强旅游基础设施,重点加快“八一八”康 赛水电站旅游区、尼雅渔湖等重要景区景点建设,完善旅游交通网络,提 升旅游接待能力,全面增强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等整体服务功能。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色,重点开发尼雅文化游、沙漠探险游、佛 寺观光游、湿地鱼湖休闲游等特色旅游线路和产品。充分发
挥自然、历史、人文资源优势,打造旅游品牌。进一步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加强旅游营销、宣传和包装,加强旅游促销,提升旅游品牌,延长旅游产业链,加快星级 酒店建设,加大旅游商品开发。景区周边乡镇立足乡村特色,积极发展特色餐饮、民俗表演、农家乐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积极发展金融业。发展普惠金融。鼓励和支持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来民丰县设立营业网点,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增加县域内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数量,丰富金融服务产品,提升金融业服务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壮大针对“三农”和小型微型企业的金融服务规模,增加企业融资渠道。全面提升保险保障功能,推动针对“三农”的重点业务发展,更好地服务农业农村经济。探索发展信息服务业。全面提升县域信息化服务水平,加快 4G 网络建设,提升县域数字化水平。发展智慧农业,搭建服务平台,加速电子商务 进农村步伐,实现土地流转信息发布和农业实用技术、价格行情等信息共享。深化电子商务应用,引导小微企业利用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拓展区内外市场,拓宽销售区域。加快创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坚持“先行先试、以点带面、逐步推开”的原则,支持农产品电子商务业态向乡、村延伸,建立完善县、乡、村物流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体系。
第五章 坚持协调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
坚持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调整优化城镇、产业、生态和空间布局,加快以县城为中心的城镇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功能提升,完善特色小城镇功能,按照“城乡一体化、乡村城镇化”的发展理念,着力改善城乡基础条件,实现城乡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第一节 优化城镇体系格局
依托现有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合理调整县域产城发展布局,形成“一心、两轴、三片区”的城镇体系。强化要素集聚和用地集约,按照“一心聚集,两轴提升,三片联动”的发展路径,优化城镇格局。一心集聚。以县城(尼雅镇)为核心,辐射周边尼雅乡、若克雅乡,构成中心城镇组群,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集聚人口和产业等要素的核心区域,以“园区带动,形成特色”推进人口和产业向中心集聚。两轴提升。进一步强化由县城至安迪尔乡 315 国道连接沙漠公路构成的北发展轴和由县城至叶亦克乡构成的南发展轴,全面改善交通条件,促进要素合理流动,引导产业、公共服务向两轴线集聚,重点发展并做大做强处于交通要道的萨勒吾则克乡、叶亦克乡和安迪尔乡三个集镇区。三片联动。坚持因地制宜和统筹协调,努力推进中心片区(县城、尼雅乡、若克雅乡)、北部片区(安迪尔乡、牙通古斯乡)、南部片区(萨勒吾则克乡、叶亦克)联动发展。中心片区。加快开发中部城镇组群,完善城市功能,积极推进要素集聚,着力增强区域集聚辐射能力,强化中部片区对于全县的带动作用,打造和田地区东部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北部片区以安迪尔乡为中心,充分发挥自然资源及人文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使该区域成为集生态、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绿色产业区和旅游度假区。南部片区以特色农产品、畜牧业和矿产资源为依托,发挥优势,大力发展建设生态型农业和重要的矿产资源开采基地。
第二节 加快提升县城功能
围绕建设“漠边田园城市”目标,拓展县城发展空间,优化用地结构, 加快产业平台建设,打造生态宜居城市。按照“一轴两翼三区”发展框架,加快县城提级改造,改善县城人居、服务和创业环境,吸引各种创新要素向县城集聚,提升县城承载能力和集聚功能,提升文化品位和宜居程度。做好“两环三街四节点”城市微观设计,实施老城区改造和提升工程,持续推进索达路现代时尚街、兰帕北路时空发展街、买迪尼也提路地域文化街建设,按照《城市风貌规划》,加快实施生态湿地公园、民俗文化街、环城人工河、城市生态保护及园林建设工程,注重街区特色和标志性建筑单体设计,提升城市美化、绿化、亮化、净化、硬化水平。统筹安排好关系人民生活的教育、医疗、生活服务、文化娱乐、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营造尼雅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的文化氛围,打造体现民丰特色的城市文化,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改变城市面貌、树立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先地下后地上、适度超前”的原则,以提 升城镇功能、改善人居环境为目标,加强县城道路、供排水、供气、供电、供热、污水和垃圾处理、防灾减灾等工程建设,加强县城园林绿化建设,构筑县城周边防风固沙绿色屏障,建设优美宜居城市。创新融资方式,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全面推广 PPP 模式,鼓励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启动县城水质提升工程、污水回用及管 网改扩建工程、集中供热二期工程、排水改扩建三期工程,加快城乡结合部,背街次巷的升级改造,集中打造一批绿色景观精品,实现城区园林化、道路林荫化,实现市政公共设施基本配套。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把尼雅新村纳入城市管理体系,实施亮化、绿化、硬化、美化等提升改造工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优化县城综合管理。加强县城规划管理,完善“公众参与、社会监督”机制,加大县城规划执行力度。创新县城管理机制,明确责任主体,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完善监督考评体系。加快构建“数字 城管”网络,推行数字化、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建立长效机制,提高管理效能。继续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实施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强化对县城管理顽症的综合治理,改善棚户区、城郊结合部等重点区域环境面貌,加强中心城区等人流聚集地区环卫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力度,提高清扫保洁标准和机械清扫率。进一步加大环境卫生质量监管力度。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和执法水平,动员全社会参与城市管理。
第三节 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
按照完善功能、提高质量、节约土地、体现特色的要求,积极发展萨勒吾则克乡、叶亦克乡和安迪尔乡特色生态小城镇,推进产业和人口集聚,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加快改善提升小城镇基础设施条件和公共服务能力水平,按照“城乡一体、服务延伸”的要求,加大小城镇道路、供排水、垃圾收集处理、污水处理、集贸市场、公厕、绿化亮化以及信息化设施建设,大力提升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聚,努力营造和谐平安的人居环境。
第四节
建设美丽乡村全面展开“美丽乡村”建设,力争到 2020 年县域所有村庄环境得到明 显改善。继续推进安居富民工程,完成安居富民工程建设。县域所有行政村基本实现安全饮水、给排水、主要道路亮化、硬化,村级道路连通全覆盖,实现村级幼儿园、卫生室全覆盖。县域农村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达标。大力推广光伏发电产品应用, 消灭偏远农牧区的无电村和无电户。全面提升农村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大幅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努力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态宜居”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六章 坚持共享发展 全面构建幸福民丰
以统筹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为主线,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宗旨,以扶贫开发为核心,以促进就业为抓手,着力推进就业、扶贫、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领域健康协调快速发展,实现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切实缓解民丰当前主要民生矛盾。
第一节 打赢脱贫攻坚战
按照新时期扶贫工作的总要求,建立精准扶贫机制,创新扶贫工作方式,科学配臵扶贫资源,实现扶贫到村到户,促进精准脱贫。按照“五个一批”扶贫攻坚总要求,加快实施整村推进计划,加大产业及就业扶贫力度,实施异地搬迁安置,加快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发展,努力提升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到 2016 年实现“两不愁、三保障”,19 个贫困村实现整村推进,所有贫困村退出,全县“摘帽”,“摘帽”不摘政策。实施整村推进。实施贫困村整村推进计划,加快推进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善“六到农家”工程,创建新型农村社区,着力改善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有条件的地方,可实施整乡推进、连片开发,全力扶持贫困乡村和扶贫对象实现整体脱贫,达到“九通”、“九有”验收标准。推进产业扶贫。以提高扶贫对象收入水平为目标,因地制宜发展沙漠 设施农业、维药种植、畜牧养殖、精品林果、民族手工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做大做强适宜贫困乡村产业发展特点的扶贫龙头企业,-加快建立“农民合作社+基地+扶贫龙头企业”联动机制,实行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每个村至少培育一个专业合作社,确定 3 个以上主导产业,通过以奖代扶、贷款贴息、技术支持、销售保障等方式,提高贫困户自我发展和自我积累能力,打造特色鲜明、带动增收效果明显的优势产业区、产业带;积极探索光伏扶贫模式、电商扶贫模式、旅游扶贫模式等,促进农 民增收。推进生态扶贫。要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坚持生态环境可持续和资源开发可持续的发展思路,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宜果则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以发展生态经济林为主,鼓励贫困群众积极参 与生态林建设、管理和受益,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同时,结合生态文明建设,严格落实生态补偿,扩大政策适用范围。实施易地搬迁扶贫。紧抓易地搬迁政策机遇,对生存条件恶劣的沙漠 腹地、高寒山区、地质灾害频发和生态保护重点区域的贫困村和贫困户实施搬迁扶贫、易地开发,改善贫困人口生存状况与发展条件。 构建精准扶贫机制。创新扶贫工作方式,科学配臵扶贫资源,切实增 强扶贫开发精准度和实效性,实现
扶贫到村到户。突出分类指导,一乡一总规、一村一详规,一户一册、一人一业、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建立健全帮扶机制、管理机制 进退机制、督查机制、考核机制,做到结对帮扶精准、产业扶持精准、教育培训精准、社会兜底精准、识别精准、基础设施建设精准,对贫困人口精细化管理、对扶贫资源精确化配臵、对扶贫对象精准化扶持,切实实现精准帮扶。抓好扶贫培训。把提高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作为扶贫 培训的重要任务,对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对贫困家庭 劳动力进城务工开展就业培训,加大对农村残疾人扶贫对象就业培训的扶贫力度。
第二节 全力促进就业创业
大力推进就业促进工程,把促进就业作为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强化 政府促进就业主体责任,完善落实各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鼓励创业带动 就业,不断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努力拓宽就业渠道,积极创建就业示范县市。制定并落实鼓励创业的小额担保货款贴息、税费减 免、场地费用补贴、创业奖励等扶持政策。推动创业型县市创建,加快创 业服务机构和创业服务平台的标准化建设。依托工业园区及商贸流通市场, 加快创业孵化基地和园区建设,搭建创业平台、改善创业环境,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全民创业热情。
第三节 实施教育优先战略
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抵御和防止宗教极端 思想对学校的渗透。巩固“两基”教育成果,强化双语教育,提高入学率、巩固率和升学率,不断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加强“两支队伍”建设,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努力实现“教育强县”目标。确保 2016 年通过自治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标验收,2020 年通过自治区教育强县达标验收。 德育教育。积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决落实“两个不得、五个严禁”,坚持不懈地在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民族团结、反分裂斗争和“无神论”教育,坚决抵御宗教向教育渗透,坚守意识形态领域阵地。加强德育骨干队伍培训培养力度,大力开展法制“进学校、进课堂”,办好家长学校,不断加强 校园文化建设。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深化民汉师生“结对子”、“手拉手”活动。双语教育。实行政府主导、公办为主、社会参与的办园体制,普及学前教育,入园率达到 95%以上。努力扩大公办学前“双语”教育资源覆盖面,新建天津援建幼儿园、若克雅乡幼儿园等农村和城镇幼儿园,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幼儿园。加强学前教育管理,规范办园行为,形成“广覆盖、保基本、多形式”的学前教育公共体系,不断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义务教育。严格落实《义务教育法》,巩固“两基”成果,提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率、巩固率,认真落实控辍保学“五长”
(县长、局长、乡长、校长、村长)负责制。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和均衡发展。大力实施“薄改“计划,全面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及教学点办学条件,新改扩建一批中小学校。加大公共教育资源向边远农牧区倾斜力度,稳定农村教师队伍,探索建立校际对口帮扶机制,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努力缩小城乡、校际教育差距,推动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建设,不断提高义务教育质量。高中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完成县第一高中新校区建设,完善高中阶段学生资助政策,扩大高中阶段招生规模,切实提高现有教育资源使用效益。加大职业教育投入,支持县职业高中新校区建设,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引导初中毕业生到内地及北疆接受中职教育。培育特色专业和精品专业、精品课程,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一批特色支柱产业实训基地和毕业生就业创业培训基地。 师资队伍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完善师德教育评估长效机制,将师德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标准,增强教师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四好”老师为标准,大力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壮大农村教师队伍规模,紧紧抓住自治区给予南疆教育事业发展的特殊政策,多措并举做好双语教师招录、培训、培养工作,解决双语教师短缺问题。着力加强校长队伍的培训,选好配强学校领导班子,加大校长轮岗交流力度,推进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实现教师学习培训常态化。逐步改善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工作生活条件。 全力做好教育扶贫工作。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教育扶贫对象,科学制定扶贫工作目标,任务措施,狠抓落实,实现因贫失学“零”目标。
第四节 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健全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 卫生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城乡居民身体素质和身心健康水平。 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加强城乡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稳定乡村医生队伍,完善乡村医生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提升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服 务功能,做好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并实现乡(镇)村全覆盖。加强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设,新建和改扩建一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不断完善新型城市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县人民医院服务功能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中西医并重”工作方针,提升县维吾尔医医院医疗服务功能。建立远程医疗会诊系统,扩大服务范围,探索服务新形式。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形成多方办医格局。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实施县疾控中心基础设施、装备水平和服务能力标准化建设。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扎实推进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工作,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 达到 90%。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艾滋病、结核病、肝炎等重大传染病和包虫病、碘缺乏病等地方病预防控制、慢性病治疗与管理。加 强妇幼保健体系建设,推进县妇幼保健院标准化建设。提升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能力建设。加大县中心血站建设,建立完善与区域人口总量相适应,满足临床用血需求为主要目的的采供血服务体系。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进一步推动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提高卫生监督执法能力,完善和健全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和健康宣传教育工作,加快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加强卫生人才培养。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高度重视乡村卫生人才培养,发挥援疆优势,培养基层医学人才。稳定乡村医生队伍,完善乡村医生养老保险制度。加强医疗卫生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重视高层次卫生人才培养。大力推进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积极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培训,加大基层公共卫生技术骨干培训力度,加强维吾尔医药人才培养。
第五节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按照“保基本、广覆盖、多层次、可持续”的要求,以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为目标,不断扩大城乡社会保险覆盖面,扎实推进养老服务、社会 救助等重点领域改革创新,继续加强安居工程建设,到 2020 年全面构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全民参保计划。社会保险。全面建成公平、统一、规范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加快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 度改革。进一步做好跨统筹地区之间及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 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之间
的衔接,促进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一体化发展,全面实施大病保险制度。继续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加快完善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制定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和城镇居民生育医疗待遇办法,将城镇居民生育和计划生育费用 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报销范围。社会救助。完善以城乡低保、特困救助、临时救助、医疗救助、减灾防灾为主体的社会救助体系,实现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健全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健全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深入推进重特大病医疗救助,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强化分类施保,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健全防灾减灾和灾害救助应急体系,建设救灾物资应急储备库,增强灾害预警和紧急救援能力,健全灾害突发临时救助制度。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完善慈善事业管理体制和机制。养老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建立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机构养老为补充,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内容多样化、监督管理规范化的覆盖城乡、设施齐备、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大公益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投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制定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政策,不断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推进养老服务向全社会老年人拓展。社会福利。加快城镇“三无”人员和农村五保供养体系建设,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和社会供养能力。建立健全孤儿保障体系,合理确定孤儿养育标准,拓展孤儿安臵渠道,鼓励家庭教育。推动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试点工作,逐步建立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扩大福利机构收养能力。加强社会福利设施建设。全面落实双拥优抚安臵政策,做好双拥模范县创建工作。住房保障。继续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积极探索构建嵌入式居住社区,不断改善各族群众居住条件。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以公共租赁住房、棚户区改造、干部周转宿舍建设为重点,继续推进城镇保障性住房建 设,针对重点人群,适当放宽限制,扩大覆盖范围,增强保障能力。加强保障性住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已建成住房尽快形成有效供给。农村安居工程建设。继续推进安居富民工程建设,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把解决好农村弱势群体的住房问题摆在突出位臵,实施差别化资金补助政策,鼓励引导农牧民以各种方式参与工程建设。严格质量安全管理,建立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制度。
第六节 繁荣文化事业发展
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全面提高各族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县、乡、村三级文化网络。继续实施文化建设“春雨工程”,建设县博物馆、影剧院、乡镇多功能影剧院项目,完善乡(镇)文化站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农家书屋、村级文化室、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覆盖率达 100%。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全面实现 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免费开放。大力实施“百日广场文化活动”、“广场舞”、“农牧民运动
会”等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以文化先进乡镇(街道)、文化先进村(社区)等活动为载体,实施特色文化创建计划,着力打造尼雅文化特色文化 品牌。大力开展群众歌舞会、民间文艺展演、民间文艺汇演等基层文化活动,以 及送文艺、送图书、送光盘等多种形式的文化“三下乡”活动,组织开展文化惠民文艺演出。实施文化精品战略。打造地方特色文艺精品,围绕重大题材、重大节庆、重大活动,结合民丰特色文化资源,组织开展文艺精品创作,积极推动地方特色的 传承与创新,适时推出新的舞台艺术精品。推出一批展示时代风貌、反映民丰改革发展成就的文艺精品、宣传民丰地域特色文化产品和体现民风民俗的文化旅游 品牌剧目。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实施“丝绸之路重点文物抢救保护工程”,坚持“保护 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加强尼雅遗址、安迪尔遗址 等重要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和修复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严格文物执法,依法查处文物违法行为。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民族民间文化抢救、保护、开发、利用。 切实加强市场管理。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力度,以保护著作权和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为重点,深入开展出版物市场及网吧、电子游戏等各项专项治理行动,严厉打击各种违规经营和侵权盗版行为,坚决遏制反动宣传品和有害文化的侵入,抵制“三股势力”在文化上的渗透,切实维护市场经营秩序,构建文化市场管理长效机制,促进文化市场健康 繁荣。实施“全民健身工程”。全面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新建县体育馆和农牧 民体育场等项目,加快建设一批面向群众、贴近基层的中小型全民健身中心、灯光球场以及公共场所健身活动设施。继续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改善农村公共体育设施条件。广泛开展形式多样、面向大众的群众性体育 活动。广播影视事业。把握新闻媒体正确舆论导向,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在舆 论引导中的核心作用,全力做好民丰新闻的宣传和报道工作。完善民丰县 广播电视台的采、编、制、播系统,提升自办广播电视节目数量和质量, 扩大民族语言广播电视节目覆盖面。加大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大喇叭”工程运行维护力度,推进地面数字无线传输工程建设,解决边 远农村群众收听收看县自办广播电视节目难的问题。努力做好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加大社会管理力度,推进“西新工程”和安防工程建设,规 范广播电视传播秩序,确保广播电视安全播出。
第七章 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增强发展活力
坚持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努力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农村综合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及资源价格改革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系,增强经济社会发展 活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和“人才强县”战略,优化创新环境、健全创新体系、强化人才支撑,不断增强发展动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向创新 驱动转变。
第一节 深化关键领域改革
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审批管理方式,推进行政审批政务公开,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全面推行网上审批,建立电子政务平台,设立网上办事大厅,提供一站式行政审批服务。积极构建多元化、社会化公共服务供给 体系,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加强行政审批事中事后管理,督促各部门接好接住下放权力,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取消的审批事项的后续监管制度,努力使民丰县成为审批事项最少、审批效率最高、服务质量最优的县市之一。农村综合改革。推动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农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或以土地经营权入股龙头企业,发展产业化经营。合理确定土地征收补偿标准,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发展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等新 型农村金融机构,支持和规范小额贷款公司发展。要素市场改革。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按照“一次定价、分步到位”原则,稳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积极推行农业用水终端水价、计量水价制度和水权交易,推进居民用水阶梯价格改革。积极推动落实自治区低 电价政策。 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按照权利、责任、监督相统一的原则,理顺县乡权责关系,规范乡镇政府行为。积极推进以县级部门业务指导、乡镇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公益服务资源,重新设臵乡镇事业机构,并将乡镇事业机构承担的行政管理和执法职责分别划归乡镇人民政府和市级业务主管部门,加强乡镇中心站所业务管理。 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推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推进医药分开,实行分级诊疗,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完善基本药物制度,理顺药品价格。完善基层医疗服务模式,发展远程医疗。加强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等重大疾病综合防治。加强医疗质量监管,完善纠纷调解机制,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第二节 加强农业科技应用
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力度,完善农技农资服务体系,调动全县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农牧民科技素质教育,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全面提高科技水平、综合生产力和竞争力。重点抓好科技成果推广应用。要依靠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作为技术依托,提高科技含量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体制;科技支撑重点放在开展应用技术研究、科技成果推广等方面,为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第三节 壮大干部人才队伍
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以推进重点人才培养工程和提升干部人才援疆工作为重点,按照人才优先、以用为 本的方针,坚持优化结构为主线,整体开发、重点突破,积极推进人才资源整体开发。抓住培养、吸引、用好、留住四个环节,充分发挥好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民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提供强大的人才引领和智力支撑。深入推进党政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培养农业实用人才,改善农村人才队伍结构,大力建设政法、教育、医疗卫生重点领域人才队伍。着 力提高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数量和比例,加大人才短缺领域的引进力度, 重点培养现代工业、商贸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及各类专业技术实用人才。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立人才引进、选拔与培养制度以及人才薪酬激励机制,开辟引进人才“绿色通道”,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第八章 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家园
坚持生态立县,建设和保护好民丰的生态环境,把良好的生态作为最大的优势和财富,保护和建设森林生态系统,治理和修复沙漠化生态系统、 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推进民丰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 推进主体功能分区
进一步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与自治区主体功能区划相衔接,根据县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以“抚育山区、优化绿洲、稳定荒漠”为主线,按照优化空间结构、保护生态环境、集约节约开发原则,将民丰县域国土开发空间划分为五类功能区。产城融合发展区。包括城镇建成区与规划建成区、资源开采区和工业 园区,是县域人口和产业高度集中的点状区域。这些地区经济基础较好、产业发展潜力较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是人口和产业高度集中的点状区域,承担着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主要功能和带动县域经济社会协调 发展的重要任务。引导产业向园区集聚发展,重点推进工业园区的产业集 聚区建设,使工业园区成为产业集群、推动民丰县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平台。南部山区生态功能区。区域范围包括位于萨勒吾则克乡和叶亦克乡域 高中山区和低山丘陵沟壑区,该区域的生态功能为水源涵养、调节径流、保持水土等生态功能,以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和提供生态农牧产品和矿产 60 资源开采为主。加强水土保持,严禁采挖天然林、灌木植被,维护自然生态平衡,调整农牧业结构,禁止开垦天然草场,限制性点状开采矿产,加强矿山治理,地质灾害防治,有效增加林草植被覆盖度,恢复生态功能。中部冲洪积平原农业发展区。包括农牧业作业区和农村居民区,这些区域具备基本的生产条件,以提供农牧产品为主体功能。积极发展以粮食、玉米、蔬菜、林果、药材产业为主的特色现代农业。突出农村居民区集中 发展,优化拓展生产空间,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发展高效节水农业,走生产发展、脱贫致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北部沙漠景观生态功能区。分布在县域北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沙漠景观、风沙源地,限制人类活动范围(塔中油田开发),减少沙漠边缘人类干扰,保持沙漠自然状态、保护文物古迹。对主要沙尘源区、沙尘暴频发区,采用封育措施,保护天然胡杨林和红柳等灌草植被,建立抗风沙、 抗干旱、耐沙埋的灌草类生物固沙带。生态环境保护区。为嵌入式点状分布于其它区域中,包括尼雅古城、安迪尔古城、阿克阔其卡等历史遗迹;渔湖景区等旅游景点;尼雅湿地公 园及水库、水源地等保护区,是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野生动植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地,有特殊价值的自然遗迹所在地。主要承担着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功能。严格禁止任何破坏性开发活动,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
第二节 加强生态修复治理
实施绿色生态工程建设。以塔里木河荒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和中昆仑山高寒荒漠草原保护生态功能区为重点,加大生态保护与建设力度。继续 实施塔里木盆地周边防沙治沙工程,大力推进防沙治沙绿色生态工程建设, 到 2020 年防沙治沙总面积达到 10 万亩,全面维护绿洲生存、发展空间和生态安全。扩大绿洲面积,拓展生存发展空间,改善生态环境。加大对胡 杨林、荒漠灌木林、河谷林等公益林保护力度,继续实施天然草场休牧和 禁牧、“三北”重点防护林、新一轮退耕还林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加大湿地保护力度,实施尼雅国家湿地公园保
护与恢复工程和西昆仑藏羚羊繁殖地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科学开发空中云水资源,实施人工增水工程,有效增加空中降水。开展生态县、生态乡(镇)、美丽乡村以及生态工业园区创建,不断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立生态环境责任台帐,完善生态文明考核评价制度,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施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拯救保护一批国家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确保 90%以上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95%以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得到有效保护。完善和新建一批自然保护区,全县自然保护区总数达 2 个,总面积
达到 3 万公顷以上,其中争取建立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 1 个,基本形成完整的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体系,使全县 30%的典型生态系统类型得到有效保护。实施湿地生态保护与恢复工程。湿地是保护民丰县的“天然加湿器”生态屏障,不断提高对尼雅湿地保护的管理、科研和监测水平,保护湿地功 62 能和湿地生物多样性,基本控制天然湿地破坏性开发,遏制天然湿地下降趋势,使 90%以上天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十三五”期间,积极申报建设尼雅国家级湿地公园。
第三节 加强资源使用管控
树立底线思维,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将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的要求,加快建设环境要素更加齐全、技术设备更加先进、信息集成度更高的全县环境监控平台,整合现有力量,加强对生态功能区生态 环境质量监测和考核体系建设,提高对生态环境的自动监控能力。加强能 源、矿产、水、土地等战略性资源管控,强化能源消耗强度控制,做好能源消费总量管理。合理开发矿产资源,建立矿产资源开发准入设臵、矿权交易、环境补偿、资源储备制度,提高矿产回采率,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顿和规范小型矿山企业,促进矿山环境治理,坚决防止无序开发和盲目圈占资源。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坚决守住用水“三条红线”指标。加强地下水保护,严禁超采滥采;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开展节水型城市 创建,增强群众节水意识。严格土地资源管理和集约利用。严格保护耕地资源,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力度,按照“以水定地”原则,适度有序进行土地资源开发,依法开展土地开发(开荒)清查工作,坚决制止非法开荒。加大资源环境执法监督力度,加强部门联动配合,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加大节能减排力度,重点加强工业、能源、交通、建筑、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减排,开展工业绿色发展行动;积极开展节约型公共机 构示范单位创建,严格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大力推行供热计量收费,实施县城住宅及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全面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源消费在线监测平台建设,提升节能监察
能力;推进节能减排全民行动计划,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消费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农业循环经 济示范区、城镇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循环经济重点工程,加强对重点 行业和城镇生活垃圾的废物资源化利用。
第四节 加强环境保护与治理
加强环境污染治理,防范环境风险。严格保护饮用水水源地,完成村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建立饮用水水源地在线水质监测及水质 信息公开机制,加强源头水等重要水体保护,治理沿河矿山排放,加强水环境监管。加强尼雅河重点流域、敏感区域综合治理,逐步恢复河流自然 生态环境。加强矿区环境保护与修复,禁止矿山“三废”无序排放。严格 环保准入,严禁“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项目落户民丰。加大危险废弃物监管力度,加强对产生、利用、处臵危险物单位的管理,有效控制危险废物环境风险。加强城镇环境综合治理,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加大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和再生能源利用。深入开展土壤污染治理、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废旧地膜回 收利用等工程;加快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推广,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生 物有机肥、低毒低残留农药,大力推进化肥减量提效、农药减量控害,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增设农村垃圾转运及收集站点,推进小城镇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加强畜禽养殖粪便无害化处理,以及大力开展秸秆、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加大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加强环境执法能力和队伍建设,提高环境监测和执法装备水平,大力推进环境信息化建设,提升乡镇环境监管能力。加强环境法制宣传教育,努力提高社会公众环境意识和法治观念。
第九章 坚持主体作用,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充分发挥民丰主体作用及天津市的积极性,坚持向基层倾斜、向保障和改善民生倾斜、向贫困乡村和贫困群体倾斜,把“输血”与“造血”、建工程与交朋友、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物质支持和文化交流结合起来,着力抓好就业、教育、人才等重点工作,着力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推进产业援疆,着力推动同内地的交往交流交融,切实发挥援疆工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第一节 加强民生建设
坚持“民生优先、群众第一、基层重要”,紧贴群众需求,实施好各族群众最急需、最迫切的民生工程,使各族群众深切感受到来自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千方百计促进就业。结合民丰实际,加大就业支持,采取设立促进就业引导资金、制定吸纳群众就业具体措施等途径,促进当地群众农业就业、 创业就业、务工就业、招商就业;落实好天津市接收民丰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少数民族学生就业工作,支持民丰少数民族群众到天津市务工经商就业,不断拓宽少数民族群众就业渠道。在天津市设立就业服务站,加大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做好就业引导服务工作。深入推进教育援疆。以双语教育为重点,依托天津市教育资源,继续 实施民丰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双语双师型教师培养,提高民丰教育质量和双语教学水平;支持民丰中小学及职业高中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教学设施建设,提高教育硬件水平。加大旅游、文化、教育、人才交流交往力度,积极开展天津市民丰游、文化交流以及青少年“心连心”、“手拉手”活动,组织开展民族团结夏令营,实施感恩祖国、感受祖国之旅工程,加强天津市与民丰两地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沟通交流交往。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继续支持做好民丰农村安居富民、定居兴牧、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完善补助方式,重点加强农牧区和边远地区安居富民、定居兴牧住房建设,帮助解决农村经济困难家庭建房问题。统筹推进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水电路气、垃圾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以及学校、卫生院(室)、村民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基层公共服务能力,努力 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为目标,增强基层组织凝聚力。实施“五位一体”小康村等工程,支持村级阵地建设,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支持农村(社区)文化阵地建设,突出民族文化特性,健全群众文化活动运行机制,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对冲宗教极端思想影响。把社会治安体系建设纳入援民项目,发挥天津市科技优势,加大科技强警、手段创新、信息化应用等技术援助,在技术、装备、人员培训等方面给予一定支持,提高发现、控制和处臵能力,帮助提高维护稳定的能力和水平。
第二节 加强产业援助
坚持以支援促合作、以合作促发展,依托天津市产业、资金及技术优势,提升民丰产业发展水平,增强自我“造血”能力。不断强化招商引资、产业嫁接平台建设,加大产业援助扶持力度,引导天津市适宜产业向民丰转移,重点加强配套产业、全产业链的引进。加快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深化援受双方重点园区之间的结对帮扶工作。大力支持防沙治沙绿色生态工程、节水高效农业、设施农业、特色林果种植示范区和特色养殖示范区建设,促进民丰特色农业发展。加大民丰农副产品在天津市的市场推介力度,帮助建立民丰特色产品内外销售渠道。实施旅游市场开发计划,支持民丰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工程建设,加大民丰旅游在天津市及内地的推介宣传力度,提高民丰知名度和美誉度。
第三节 加强人才援助
以提升民丰干部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为根本,全面深入推进人才援助工作。完善和推广援疆干部人才与民丰本地干部之间的结对帮扶工作模式,充分发挥援疆干部人才传帮带作用,为民丰培养急需紧缺人才和高层次人才。有针对性加大援疆干部人才工作选派力度,重点面向基层增派教育、卫生等专业技术人才,适当加大公安、安全工作干部人才的选派力度。重点实施好柔性引才、技能型人才培训、基层干部轮训、青年科技英才等工程,通过双向挂职、两地培训等形式,进一步加强对受援地各类干部人才培养,加大对高技能人才和紧缺人才培养培
训力度。加强农村劳务经纪人、农产品营销经纪人培养培训工作。
第十章 坚持求真务实,强化规划保障措施
本规划经过县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具有法律效力。要充分发挥规 划对资源配臵的导向作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强化监督检查,凝聚各 界力量,确保有效实施。
第一节 加强党的领导
全面实现民丰县“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关键在于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 的领导核心作用。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各级党 委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制度化建设,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完善党委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期分析经济形势、研究重大方针政策的工作机制,健全决策咨询机制。充分发扬民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加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协商,依法保障人民各项权益。注 重培养选拔政治强、能力强、作风强、心力强的“四强”干部,优化领导班子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加强党的各级组织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增强各级干部的组织意识、纪律意识和创新意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落“三严三实”要求,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第二节 推进项目建设
坚持以规划确定项目、以项目落实规划,发挥重大项目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带动作用,在生态环保、工业、现代服务业、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民生等领域,组织实施一批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优化重大项目布局,加强项目实施管理。统筹资金投入,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和政府投资结构,优先安排涉及生态、民生、公共服务 和城乡一体化等领域的财政支出和项目投入。进一步统筹、规范、透明使 用财政资金,提高政府投资的引导力和带动力,鼓励社会投资。
第三节 强化监督检查 加强规划实施评估
根据有关法律,开展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评估报告提请县人大常委会审议。创新评估方式,引入社会机构参与评估,增强规划评估的准确性和广泛性。完善规划指标统计制度,为科学评估提供支撑。动员全社会参与加强规划宣传,着力推进规划实施的信息公开,健全政府与企业、居民的信息沟通和交流机制,提高规划实施的民主化程度和透明度。发挥新闻媒体、群众社团的桥梁和监督作用,促进各级各类规 划的有效实施。完善规划调整制度。规划实施期间,如遇宏观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其他重要原因导致经济社会运行与规划目标发生重大偏离,以及中期评估认为需要对规划进行调整或者修订的,县政府将适时提出调整方案,提请县 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
第四节 完善协调机制 加强规划衔接
推动“多规合一”,做好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间的衔接,确保总体要求一致,空间配臵和时序安排协调有序,形成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统领,以专项规划、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为支撑,形成各类规划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完善规划体系。建立本规划和各项专项规划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在主体功能定位,重大生产力布局、重点项目安排、基础设施建设上,确保总体要求一致,空间配臵和时序安排科学合理,形成以本规划为统领,各类专项规划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细化年度计划。加强年度计划与本规划的衔接,对主要指标应当设臵年度目标,充分体现本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年度计划报告要分析本规划的实施进展情况,特别是做好约束性指标的分配落实工作。

 
 
你的浏览器目前处于缩放状态,页面可能会出现错位现象,建议100%大小显示。